S50 53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它清晰明快的声音风格广泛被认同,相比之下S83 84这类大量普及的双波段机,主电路与50 53几乎相同 爱好者们对它的声音风格确褒贬不一 于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S84电路跟S50 53的细节区别,尝试从理论上分析一下两个机声音区别的原因,并依照S50 53的标准改装S84 实际效果确实跟理论分析吻合,改动差不多有十处,现总结分享一下经验 供爱好者们参考指正交流。

  适当加大电源滤波电容理论上动态更强劲, 虽然在mW级输出下不易察觉,音频输出电容还是100比较合适,尽量选用4v耐压的,试过220有点闷,目前无需开重低音刚刚好听,开了重低音也不会太轰头,当然这也要与耳机的频响曲线相配合。 我个人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使用索尼838耳机,先后用坏好多条了,有国产的 韩版的 日版的,其中日版声音最好,配合索尼收音机非常合适。电容品牌为松下 elna nichicon 容量不变。双面敷铜的板子 元件密集 焊盘小,所以焊接一定要快,烙铁温度要适当提高,推荐用刀片型烙铁头,这样利于同时焊接两只脚,拔出元件更容易,否则容易损坏焊盘 (其实最垃圾的板子是高斯音乐盒子 谁焊谁知道)
那个所谓的重低音芯片三洋3550其实是自动等响度芯片。早期机器用的索尼1249,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可以直代。索尼考虑的很是周到 在用耳机收听的情况下 尤其是低音量下, 人耳对低频的感受就比较弱,声音听着会干瘪缺少低音,这也就是等响度要解决的问题,这颗芯片可以提升30-50hz的低频增益。而且提升量会根据音量大小自动反馈做到线性控制, 从而人耳听起来音质听感不会随音量变化而不同,起到自动等响度控制作用。它的环路增益RC常数对听感影响很大,决定了提升的低频截止频率范围, 原机设计在32hz左右,因此6脚上的4.7k电阻和1uf电容比较关键,其次是10脚11脚的电容,爱好者应该尽可能选用优质电容,容量适当尝试多种组合,根据自己喜好确定最终容量代换原机,环路负反馈电阻决定了补偿的起始量级 也可以尝试改变,我是按照S53的声音风格调试,局部使用了钽电容,声音比较清亮明快,重低音打开也不会很重 比较均衡。索尼S83 84这种后期机器对重低音过分强调 ,这可以从电路设计上找到依据,因此很多爱好者狂热追求S50 53这种机器的音质 其实他们的成本并不比83 84高。

  最后提醒一下,这个机器尽量要用碱性电池 高电压对接收灵敏度 立体声分离度 音质的影响极大。 电压低于1.3了虽然也能用但是一旦换全新的碱性电池对比效果明显, 最好也不要用充电电池 因为充电电池平稳放电电压在1.2V多,不足以发挥机器性能。
很多爱好者问电容的选择,哪种电容好 我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满足体积和耐压的前提下 电容的选择就是DIY的乐趣,你可以选择很多种电容品牌或者容量的组合来反复的体会微妙的差异 结合自己的听音设备,听音习惯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组合。同样的1129N芯片的机型很多,为什么50 53 80 83 84声音风格不尽相同呢?除了电路板元器件排布的影响和其他设计方面 元件参数的不同。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使用的电容和电感之类的元件品牌不同容量不同,导致了失真度容量误差等指标不同,从而表现出最终输出幅频特性上的差异,这个差异正是对声音还原修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除了耐压 容量等常用指标 电容还有很多我们平时不怎么关注的指标,比如105°C的就比85°C的高端等等,损失正切角等。厂家还有针对音频应用的专用音频电解等等 爱好者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

  顺便谈一下索尼1129N这枚传奇的低压随身听收音专用芯片,它包含了从高放到调频立体声解调和中波的所有功能,供电电压只有1.5v 这已经实属不易,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枚大规模芯片使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功能并保证优异的性能 最典型的有两点: 调频引入了二次变频技术,第一变频采用常规的调谐外差混频,带AFC 二本振是固定的57.1mhz 然后经过芯片内部二分频器,产生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本振信号,分别继续与一中频混频 产生120khz二中频,这样可以极大降低镜像干扰。另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全机没有使用中周或者陶瓷滤波器等选频元件,完全由芯片内部做选频处理。调幅部分的处理跟调频类似,二中频只有55khz, 而且有极好的枕型幅频特性,在音质和选择性做了很好的平衡,只有3.5cm的磁棒但是中波效果巨佳。巧妙设计的调谐机构没有回差现象, 刻度盘很密集但是一点也不会感觉调台困难,尤其是国际版的机器频率覆盖76到108更是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