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有台近半个世纪前生产的索尼立体声小收音机,是在1978上市。其外形漂亮经典,体现出了工业美学的力量

 

 

虽然外表漂亮,如今也不过时。但可惜它的接收性能有些落伍了,主要调频灵敏度较低。比我手头的现代中高级小收音机,要差一大截。拆开这台收音机,看到接收芯片是“SONY 831”,网上找不到资料。后来研究电路发现,外形引脚功能都和CXA1019一模一样。因此大概就是它的前身吧? CXA1019本身就是普及型芯片,这个前身或许更差。    要想改进灵敏度,首先想到的是增加FM高放。 搜索网上别人经验,都推荐增加一个9018的共发射极放大。 但我觉得这样性能不会很好。因为阻抗会不匹配,共发射极放大阻抗稍高。 而这种FM前端的BPF带通滤波器输出阻抗都是75欧。  不匹配的一个后果是进入高放能量变少,降低信噪比。 另外BPF的滤波曲线也受影响。 如果替换为共基极放大,可以和BPF阻抗是匹配了,但是没有电流放大能力,增益不比原机高,也谈不上改善灵敏度。  一个解决匹配的办法,是更换一个升压型的BPF,也就是输出阻抗较高,专门匹配共发射极放大器。 经过一番查找,找到了日本双信的“GFWE1”。

其输入阻抗是75欧,输出阻抗180欧,也就是升压的设计。

 

虽然是很小的贴片封装,但滤波曲线还不错。  我是用1.5元一个价格买的,不知道是不是真品。 不过我用扫频仪测试,曲线和厂家资料一样。所以即便是假的,大体也假不到哪里去。

 

到手后,焊到洞洞板上。 上面还加上一个电源退耦电容,和三极管。 做成一个小模块。按理说应该用贴片三极管,但是我怀疑我手头的贴片9018可能是假的,就没采用。

 

模块做成3个引脚,刚好替换原机的BPF。 同时在在主板上配合加一根电源飞线,加一个集电极输出的负载电阻。

 

做好后验证效果,感觉得不偿失。  首先增益确实得到了提升, 以前遇到弱台声音会变小。现在无论多么弱的台,声音都不会变小了,这是因为放大量很足,后级一直是进入限幅状态。  可是,虽然音量不小,但也伴随着几乎同样大的噪音,信噪比没有明显提升。实际上对弱台效果没什么帮助。 而且弱台和无台处,噪声都是较高音量,会比较烦人。  原机IC的高放信噪比应该就不算差,可能也控制在5dB以内。新高放对信噪比提升不多。仅仅是增加了很多放大量。 随着放大量增大,由此还带来了一个很严重后果。就是高频头动态变小了。在信号比较强的地方,天线不拉出,就有在刻度盘上大片弥漫强台声音。应该是混频器被强台阻塞了。猜测以前感觉的灵敏度很低。部分原因也可能是混频器的轻微阻塞干扰,而造成信噪比不足。  收音机高频头是个系统设计,单单提升某一部分电路性能,往往不能很好发挥。还需要其他部分良好匹配。  这是一种木桶效应。 如果要进一步改善,还要制作一个独立的混频器,这就太麻烦了,改动太大,还是算了吧。使用多日之后,确定得不偿失。就下手拆掉,改回原机电路了。